认识他的人都叫他秦工,他是西安市职业技能带头人,又是陕西省秦立虎乳业技术创新工作室主任,还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乳业十大优秀人物。不难看出,他的每一项荣誉都与乳业技术创新有关。
曾经有人嘲笑他说,“一个学化学的怎么能研究食品,更何况是牛奶呢,你只能教初中化学”。秦立虎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嘲笑讽刺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二十几年过去了,他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成为我国乳品行业著名的技术创新专家。回想自己和乳品结缘并因为乳品而成名的过程,向来低调的秦工却说出了一句并不低调的话:“创新需要哲学的思想”。
1988年,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西安市奶业科学研究所,当时周围的一些人嘲笑他非乳品专业科班出身。秦立虎犹豫了,他担心自己在乳业方面会无所作为。迷茫时刻,西北大学陈运生教授有关用化学的方法来测量酸奶中有效物质成分含量的提法引起了秦立虎的注意。“化学是一种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对自己持怀疑态度的秦立虎下定决心要学以致用,有所创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参加工作后的秦立虎第一次将哲学的思想用到了他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乳业技术创新之中。
从毕业至今的20多年间,秦立虎在乳品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由他所研制开发成功并正式投产上市的新产品就有四大系列共计50多个品种,并完成储备性新产品项目10余项,目前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研发过程中,秦立虎运用哲学的思想成功解决了“黑谷牛奶”中试过程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此曾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并专们提出设计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最终也都未能解决“黑谷牛奶”问题。
2010年9月,秦立虎和他的研发团队在中试过程中发现黑谷牛奶有一股怪味,品尝起来还带着辣味。“问题出在哪里呢”,从理论到实践,从原料到配方,从温度到仪器,秦立虎逐一检查各个环节。为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他狠下心来倒掉两吨多的中试产品。接下来的试验中,在温度压力准确无误、仪器仪表重新调试校正等外界条件万无一失的情况下,秦立虎再次扎入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中,力图寻求合理的解释,但第二次结果和第一次中试情况基本相同,只是异味相对小了一些。“排除了外因,问题肯定在内因”,秦立虎试图在原料上找到问题所在。
他打电话给原料供应商,希望找到其中的原因,但原料供应商却坚决否认原料存在有问题。他找出最初实验室用的黑芝麻样品和中试产品用的黑芝麻原料,通过仔细的咀嚼品尝对比后发现:中试产品中所用的黑芝麻原料没有芝麻所特有的味道,咀嚼完后嘴里会残留有大量的渣滓,而之前实验室所用的黑芝麻样品咀嚼起来有浓郁的芝麻香味。“异味很可能来自化学反应,如果原料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应该是有染色剂或者其它的物质成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异味物质,难道是黑芝麻吗”?他取出中试所用的黑芝麻原料样品,泡了一个晚上,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几次,第三次中试完全没有了异味,试验大功告成。从发现问题到彻底解决疑难问题,他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试验费用累计花费10万余元。
“这不仅是寻找内因和外因的过程,而且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做任何事情,只要能够用哲学的思想做指导,就会少走弯路,甚至事半功倍”。谈起乳品创新,情绪就会有些高涨的秦立虎说。